從最初活潑的李雷和優(yōu)雅的韓梅梅以“how do you do?”“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的青春邂逅,到后來單槍匹馬跑到長滿梧桐葉小樹林瘋狂朗讀“I have a dream...”的歇斯底里,中國學生缺乏的,從來都不是激情。
英語,在中國學生的眼里,是被奉為圭臬(guī niè)的。
注:奉為圭臬,比喻事物的準則,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準則。
英語老師的語文功底也是杠杠的!
然而,大部分學生在經(jīng)歷多年的單詞積累和語法學習之后,換來的只是:
“If you have seed, you give me stop”和“Let me try try some new way”的蒼白和無奈。它,是多少學生埋藏在心底的陳年痂(scab),不敢觸碰,卻又無法釋懷。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劇,西方文化的神秘面紗被一只巨大無比的手緩緩掀開,微笑著,向我大天朝學子召喚:來呀,快活呀,我們有性感的Monroe;來呀,快活呀,我們有激情的Michel Jackson;來呀,快活呀,我們有充滿王中王氣質(zhì)的Trump~
應(yīng)運而生的,便是使人聞之喪膽的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簡稱托福。
它,屹立在太平洋的巨浪上,雪白如素紈,倒垂東瀛邊,歷經(jīng)風霜,巋然不動。
要來我美利堅聯(lián)合眾國,先翻越TOEFL這座大山。想要問問你敢不敢,過來翻它一翻?
多少人曾愛慕美國瓦藍瓦藍的天,可惜誰愿意承受題庫無情的變遷?于是乎,引用最近很火的一部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最后的一句臺詞“這個問題很難嗎?”“難”。
下面我們來談?wù)劊袊鴮W生的作文缺少什么?
首先,我們先來審一道題:
Now many movies are based on books. Do you prefer to read the book before watching movie or watch the movie before reading the book? 試問有幾個學生遇到這樣的題目,能夠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
大家高呼著ETS打著弘揚學術(shù)的幌子招搖撞騙,誰不知道Uncle Sam無非就是眷戀我們大天朝的幾個鋼镚兒?誰不知道它花枝亂顫的笑容背后是隔岸觀火般的冷峻無情?
這樣的第一反應(yīng)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在我們國家,在看電影前愿意把原著先看一遍的已經(jīng)不多。由于缺乏對閱讀的興趣,缺乏文學的熏陶,缺乏對文字的感悟,沒有這么重要的前提,孰先孰后的問題,也就顯得不足為道。“書到用時方很少”,這句話的含義,在這道題目當中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么?也許只是因為別人的習以為常變成了你的千年一遇(blue moon)而已,怪我咯?還是讓我們,冷靜下來,三省吾身。
中國學生的作文缺少的是什么?是耐心。
要想翻越這座大山,光靠激情是不夠的。誰都不想太平洋彼岸的雄鷹嘲諷地是我們異想天開似地拼命追求捷徑。然而,the shortest access to success is actually the longest one.雖然它是一座山,雖然我們很渴望不費吹灰之力地攀登上頂峰,可是,方式、內(nèi)容、過程仍舊是不容忽視的。更希望的是,看到我們中國學生的文筆之后,他們也能嘖嘖稱嘆。
因此,我們是否得去理解美國人的思維?美國人的習慣? 簡而言之,得去學習美國人的傲嬌,那就是——閱讀原著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是沉淀不了的,那么這道作文題就怎么也剖析不到閱卷官的心窩里去。
比如說,有人認為先看電影好,理由也很簡單:可以節(jié)省時間從而很快地知道脈絡(luò)。然而,閱讀一部長達幾萬字的作品,其實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time-consuming)。但是,哪怕你能夠洋洋灑灑幾千字下去,你能與本土人獲得精神共鳴(empathize)和靈魂共振(resonance)嗎?答案, 已躍然紙上。
但是,如果你有先看原著的習慣,是否可以篤定地嘗試這樣寫:先看電影,可能會讓原著失去本該屬于自己的關(guān)注,讓讀者錯過它帶來的價值,這樣的損失才是無法估量的。
因為電影的制作,是有商業(yè)目的(money-oriented),為了迎合(cater to)大眾的口味,難免有大量的刪改(censor)和扭曲(distort),可能褻瀆(disrespect)了作者的原意。試問,誰在觀看了一部平庸(mediocre)的商業(yè)電影之后還會產(chǎn)生咀嚼原著的沖動呢?當然應(yīng)該先看原著,因為文學對人想象力的激發(fā)是功不可沒的。
比如,《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就像“小眾民謠(ballad)”,有它的韻味(charm),使人收斂,使人含蓄,使人優(yōu)雅?!对铝僚c六便士》能夠鍛煉人咬文嚼字的能力,可以使人忘卻肉體凡胎的苦惱,可以使人擁有獨特的品味(taste)和審美(aesthetic)。《最藍的眼睛》是如此閃亮的智慧結(jié)晶(crystallization),讓人為每一個跳躍的字符深深觸動。
看完原著,看電影,才是最能鍛煉人的批判思維的啊?這樣寫作,是否為讓其為之欣然一笑呢?而這些細節(jié)的完成,哪一點不需要你有一個良好的閱讀思考和積累的習慣?我們不缺智慧,而耐心,卻是急需的。
所以,寫作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寫作需要耐心,積累也需要耐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但千里之行,卻始于足下。
與其狂風暴雨似地背單詞,倒不如,慢下來,品讀一本原著如a Tale of Two Cities,耐耐心心、勤勤懇懇地啃個幾遍,不帶功利,略帶詩情,文字的魅力自然浸潤你的文筆。
與其走火入魔般的背模板,倒不如,每日清晨,在陽光下,一杯咖啡或是一盞清茶,摘錄幾個優(yōu)美的詞句,靈光閃現(xiàn)必會讓你抒寫情懷。
與其囫圇吞棗樣地攢大師的文章,倒不如,認認真真地剖析一下作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眉頭緊鎖的瞬間,豁然開朗的是你浮躁已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