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舉一例:
Nothing is so (A) bad but (B) it might have been worse.(C)
(A) 和 (B)是句型,(C)是詞組。詞組的意思連猜都不大可能猜出來,查字典可能也查不到,照字面解釋,根本不成句子。
這個might be (或do)worse 是一種虛擬構(gòu)詞,意思是“還不是最糟的”。因此,全句為“事情再糟,總還不是最糟的。這里but + 肯定句 = that + it might not have been worse.
再看這句話:It is not so much (A) the hours that tell (B) as (C) the way (D) we use them.
(A) 和 (C) 是一個句型:與其說……毋寧說。(B) 是單詞用法,不能解釋為“講”、“說”,而解釋為“起作用”。(D) 是詞組,指方式。
全句為:不是時間起決定作用,而是我們使用時間的方法起決定作用。
著眼于某些單詞的特殊用法,大量積累句型和詞組是學(xué)好英語水到渠成的必然規(guī)律。反之,漫無手段的所謂泛讀是最浪費時間的。至于做那些泛讀后勾勾劃劃的所謂閱讀理解題更是一無用處。要知道,適用于英語國家的教學(xué)手段并不適用于把英語作為外國語的中國,不是洋貨一概是萬能靈藥。比方說,Is there anything unique in that shop? 英美的中學(xué)生都懂這句話,可是我們的中學(xué)生就要花大力氣。首先要弄懂什么叫unique, 查了字典也不一定完全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說“那家商店有什么好東西嗎?”就是這個意思??墒?,我們很不會用這個unique。我們要學(xué)的是表達(dá)法,不要學(xué)繁瑣的答題手段。
泛讀,若基于泛泛的閱讀,那末就等于不讀。有不少大學(xué)生沒有腳踏實地的精神,開口便是“新概念英語很容易,都是小故事,我一個晚上就可以讀它十來篇。”讀是一回事,能否熟練應(yīng)用則又是另一回事。有人常說英語九百句太簡單了,沒有什么學(xué)頭。在我看來,英語九百句還要花極大的力氣去學(xué),大有學(xué)頭。東南亞國家不是有不少人還在學(xué)嗎?人家可不這樣認(rèn)為——“沒有什么學(xué)頭。”
依我看,廣告要學(xué),路牌要學(xué),體育術(shù)語要學(xué),藥品說明書也要學(xué),至于電影對白、商業(yè)談判、公關(guān)用語都得學(xué),都大有學(xu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