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 學(xué)英語,練聽力,上聽力課堂! 注冊 登錄
> 輕松閱讀 > 英語文化 >  內(nèi)容

英格蘭簡史 The Birth of England 英格蘭的誕生(600—800)

所屬教程:英語文化

瀏覽:

2022年01月26日

手機版
掃描二維碼方便學(xué)習(xí)和分享

英格蘭簡史 The Birth of England 英格蘭的誕生(600—800)

596年,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在羅馬一個市場上注意到有兩名金發(fā)的奴隸,于是問他們從何而來。兩名奴隸說自己是“盎格魯人”。據(jù)史學(xué)家比德記載,教皇當(dāng)時聽完說道:“不是盎格魯人,而是天使。(Non Angli sed angeli.)”

大不列顛彼時是法蘭克帝國遙遠邊界上一處被遺忘的殖民地,當(dāng)時法蘭克帝國的疆域涵蓋了今日法國和德國的大片國土。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熱衷于傳教事業(yè),教皇向肯特國王艾塞爾伯特和他那位來自法蘭克帝國、信奉基督教的王后貝莎的朝廷派去了一名主教,這就是奧古斯丁主教。579年,奧古斯丁率領(lǐng)40人的本篤會(Benedictine)傳教團抵達位于肯特東北部的賽尼特島(Thanet),艾塞爾伯特國王下令在戶外接見一行人,其原因是異教徒害怕這些傳教士“施妖術(shù)”。

奧古斯丁的傳教活動取得了成功,艾塞爾伯特國王皈依基督教,并于602年將坎特伯雷的一塊土地捐獻出來蓋新教堂。奧古斯丁成為坎特伯雷的首位大主教,塞爾伯特國王也制定了英格蘭的首部法典,該法典共有90個條款,規(guī)定新教堂享有多項權(quán)利。這部法典也是首部用“英語”即盎格魯—撒克遜語寫成的公文。次年,國王艾塞爾伯特和奧古斯丁與來自班格爾等地的威爾士教會領(lǐng)袖在塞文谷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大膽尋求和解,后者奉行的是傳自羅馬的一種凱爾特禮拜儀式,是修道院式,而不是福音式。該宗教儀式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歷法、悔罪儀式和剃度方式,剃的是前額的頭發(fā),而不是頭頂?shù)念^發(fā)。即使在羅馬教廷權(quán)威代表在場的情況下,雙方也無法達成共識。奧古斯丁很氣憤,據(jù)說他向不列顛人威脅道:“如果你們不能和你們的朋友和平共處,那么你們就應(yīng)該向你們的敵人開戰(zhàn)。”最終,他一無所獲地返回了肯特。

與此同時,東盎格里亞(East Anglia)的瑞德瓦爾德國王(King Redwald,600—624年在位)正在從英格蘭中央地帶擴大疆域,后來形成了麥西亞(Mercia)中央王國。國王本人鮮為人知,人們僅知他死后也許在東部薩??丝さ乃_頓胡(Sutton Hoo)舉行過船葬。船葬遺物于1939年被人發(fā)現(xiàn),如今陳列于大英博物館。船葬遺物中有來自地中海和拜占庭的碗碟與寶石,也有來自德國萊茵河流域的寶劍和精美頭盔。薩頓胡船葬遺物打開了了解古代世界文明的一扇窗戶,窗內(nèi)雖晦暗不明,卻引人入勝。

在諾森布里亞,葛德丁部落的災(zāi)星艾塞弗里斯國王被愛德溫國王(616—633年在位)取代,后者軍隊龐大,實力雄厚,足以向南蕩平麥西亞直至肯特的國土。擊敗西撒克遜王國之后,愛德溫國王班師返回約克郡,不僅帶回了艾塞爾伯特國王信奉基督教的女兒埃澤布嘉(Ethelburga)公主,還帶回了一位名叫保林(Paulinus)的羅馬修道士。保林于627年為愛德溫國王及其手下各領(lǐng)主施洗禮,并建立了約克大教堂。一名改信基督教的領(lǐng)主向愛德溫國王談及一只冬日晚餐時出現(xiàn)在大廳的麻雀,他說這只麻雀“從一扇門飛進來,在壁爐發(fā)出的光和熱中停留了片刻,接著從另一扇門飛出,然后消失不見……同樣,人的生命也在世間停留片刻,可是在這之前和之后情況如何,我們并不知道。如果這種新教義能夠明確解答我們這方面的一些疑問,那么我們不妨信奉”。不過愛德溫國王手下的大祭司就沒有這么深刻的思考,他拿起一根長矛沖進自己治下的寺廟,下令將整個寺廟付之一炬。

林第斯法恩島的修道院是北歐教堂文化在黑暗時代的繁榮發(fā)展的見證者。圖中是受到光照的《馬可福音》手稿的開首版面。

愛德溫國王的威勢并未持續(xù)多久。麥西亞王國一位名叫彭達(Penda)的厲害角色向他發(fā)起了挑戰(zhàn)。彭達是異教徒,與威爾士統(tǒng)治者格溫內(nèi)思的凱德沃倫(Cadwallon of Gwynedd)素有聯(lián)系。633年,這些領(lǐng)袖人物會合,在約克郡哈特菲爾德—奇斯戰(zhàn)役(the battle of Hatfield Chase)中殺死了愛德溫國王,諾森布里亞的大片國土毀于戰(zhàn)火和屠殺之中。北方的基督教事業(yè)一時間跌至谷底,不過一年之后,另一位信奉基督教的撒克遜人奧斯瓦德(Oswald)從愛奧那小島的偏安之所出擊,占領(lǐng)了諾森布里亞。他帶來了一個叫艾丹(Aidan)的傳教士,并與此人一起于635年在諾森布里亞海邊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建立了一座修道院。英格蘭似乎迅速接受了基督教。即便是彭達也允許他的子女受洗皈依基督教,并稱“任何不順服他們所信奉之神的人都是卑劣可憐的”。655年,彭達最終被奧斯瓦德的弟弟奧斯維(Oswy)擊敗,英格蘭的最后一位異教徒統(tǒng)治者死去。撒克遜傳統(tǒng)里的自然守護神兼戰(zhàn)神蒂烏(Tiw)、沃登(Woden)、托爾(Thunor)和弗雷婭(Freya)后來演變成一周中某一天的名稱。

關(guān)于英格蘭應(yīng)該信奉什么樣的基督教,答案莫衷一是。林迪斯法恩踐行的是愛奧那島式的儀式,657年,奧斯瓦德的弟弟奧斯維在惠特比(Whitby)修建了一座新的修道院,此時這種宗教儀式才得到鞏固。不過諾森布里亞王國的很多人遵循由修道士保林引入約克的羅馬式宗教儀式。關(guān)于何時齋戒和慶祝復(fù)活節(jié)的問題爆發(fā)了內(nèi)部爭端,后來很快引發(fā)了諾森布里亞教會內(nèi)部的爭論,并演變成了愛奧那島傳統(tǒng)派和坎特伯雷現(xiàn)代派之間的矛盾。664年,奧斯維召集坎特伯雷的教會首領(lǐng)到惠特比參加宗教會議,諾森布里亞王國的科爾曼(Colman)和里彭王國(Ripon)的威爾弗里德(Wilfrid)在這里掀起了唇槍舌劍。威爾弗里德曾去過羅馬,他十分支持羅馬基督教的傳教活動,他之所以代表坎特伯雷參加此次會議,是因為他會說盎格魯—撒克遜語。在他看來,教皇的權(quán)威和羅馬不斷發(fā)展的傳教活動彰顯了凱爾特人的落后局勢。他巧舌如簧,對這次宗教會議施加了很大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他說動了奧斯維,他聲稱圣彼得是“教會的基石”,掌管著通往后世生活的鑰匙??茽柭暑I(lǐng)下的愛奧那島人一怒之下返回愛爾蘭,這一舉動本身就是宗教儀式紛爭的鮮活證明。威爾弗里德成為約克主教。

羅馬趁熱打鐵。669年,教皇新派的一名特使抵達,這就是塔爾色斯的西奧多(Theodore of Tarsus)。他出生于小亞細亞,精通希臘、羅馬和拜占庭文化。到他690年去世之時,西奧多已經(jīng)在坎特伯雷建立了14個地方主教轄區(qū)??咸貒鹾晚f塞克斯國王根據(jù)教皇轄區(qū)廣泛實行的法典起草新的法典,免除了教會的民事義務(wù),并就社會行為和軍事行為制定了規(guī)則,下令懲治盜竊行為、暴力行為和非法侵害行為,規(guī)定了國王統(tǒng)治之下的等級制度,主教的等級與領(lǐng)主相同,而牧師與自由民相同。

7世紀末,英格蘭也許在政治上仍然處于分裂狀態(tài),但惠特比宗教會議卻使其進入了歐洲教會文化主流。此時的教會開始進入財勢飛漲的漫長時期,直到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才結(jié)束。在這樣一個內(nèi)亂不斷的國家,西奧多建立的教會面向全體英格蘭人,教育他們,并向他們提供福利和公共管理服務(wù)。因此,在林第斯法恩島諾森布里亞王國荒涼的海岸上,綻放了一朵文明之花,其未來的璀璨程度與歐洲其他任何國家毫無二致,它創(chuàng)作了不凡的法律和福音書保留了眾多手抄與書寫材料。在林第斯法恩島于698年誕生的福音書如今存于大英圖書館,這部福音書展示了凱爾特式主題和歐洲大陸主題的結(jié)合,足以媲美同期的北歐文明。這項浩大的工程需要花費多年人力勞動,據(jù)估計共耗費了1500張牛皮。

664年在諾森布里亞王國的惠特比修道院舉行的宗教會議促使英國和英國教堂與凱爾特傳統(tǒng)告別,隨后的900年風(fēng)云詭譎,走上了一條臣服羅馬的宗教道路。

674年,比思考普主教(Bishop Biscop)在賈羅(Jarrow)的泰恩(Tyne)建立了一座新的修道院。他是一位新時代的牧師,曾5次前往羅馬朝圣,每次都為教會帶回大批工匠、樂師、手稿和捐款。賈羅修道院還收留了“可敬的比德”(theVenerable Bede),后者所著的《英吉利教會史》一書于731年出版問世。比德認為此前兩個世紀的不列顛是異教徒遍地的國度,撒克遜人的基督教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光明,基督教自此在不列顛群島大部分地區(qū)長盛不衰。雖然事實恰恰相反,不過比德仍是英格蘭早期的獨特見證人,而且是展示英格蘭特性的第一人。他最早使用“盎格魯?shù)耐恋亍保ˋngle-land)一詞,也是最早為英格蘭誕生和成長時期劃分年表的人。

早期英國歷史主要根植于活躍在8世紀的諾森布里亞王國的學(xué)者比德,被稱作“可敬的比德”。圖中描繪了比德在賈羅修道院撰寫文稿,他已經(jīng)將英國稱作“Angle-land”。

8世紀時,英格蘭的“主導(dǎo)者”從諾森布里亞王國向麥西亞王國轉(zhuǎn)移。757年,麥西亞國王奧法(Offa,757—796年在位)崛起,他是首位統(tǒng)治地位被歐洲各國認可的英格蘭國王。奧法是位閑不下來的國王,他致力于在國內(nèi)主持正義和征收貢稅。他還鑄造自己的貨幣—譬如,他在一枚錢幣上刻上了王后辛斯瑞(Queen Cynethryth)的頭像。他還于785年用一道城墻作為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分界線,這就是奧法堤(Offa’s Dyke),位于迪河和塞文河之間。奧法堤與其說是一道防御工事,還不如說是一條邊界線,有證據(jù)表明奧法堤的位置正好劃了一些肥沃土地給威爾士,這也是雙方約定好的。786年,教皇派遣使者來到奧法的朝廷,傳達了教皇在教規(guī)和世俗法方面的一些要求。麥西亞人必須接受這些要求,這也是羅馬管轄權(quán)的內(nèi)容延伸。奧法得到了利奇菲爾德(Lichfield)的一處新教區(qū),作為回報,他需要每年向羅馬方面贈予黃金并同意將他的兒子艾格弗里斯(Egfrith)“獻給”他的王位,成為他的王位繼承人。英格蘭王國和羅馬教會雙方訂立的這份世俗約定具有重大意義,從此撒克遜國王和諾曼國王之間麻煩不斷。

奧法統(tǒng)治末期,諾森布里亞王國一名叫約克的阿爾昆(Alcuin of York)的僧侶是 查理曼大帝注2朝廷的一名重要學(xué)者,他稱奧法是“不列顛(不列顛尼亞)的榮耀,是打擊敵人的利劍,是抵御敵人的盾牌”。然而奧法的個人野心超越了他的權(quán)力。當(dāng)查理曼大帝提議自己的兒子迎娶麥西亞國王奧法的女兒時,奧法表示同意,不過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也希望查理曼大帝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據(jù)說這個條件所暗含的一板一眼的平等交換令查理曼大帝勃然大怒,他宣布和麥西亞絕交,甚至還在一段時期內(nèi)禁止本國與麥西亞進行貿(mào)易。

奧法在9世紀的統(tǒng)治標志著撒克遜英國的權(quán)力更迭,從南部的諾森布里亞王國過渡到內(nèi)陸的麥西亞王國。圖中是中世紀畫家對于國王奧法以及圣奧爾本斯修道院的描繪。

奧法死后,后世子孫逐漸勢弱,麥西亞的主導(dǎo)地位發(fā)生轉(zhuǎn)變,這一次主導(dǎo)者換成了南部的韋塞克斯。利奇菲爾德被降級,勢力不及坎特伯雷教區(qū)。814年,韋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Egbert,802—839年在位)侵入康沃爾,將其納入撒克遜人的統(tǒng)治之下。和東部地區(qū)侵略活動不同,這次侵略活動既不是占領(lǐng),也不是同化。撒克遜人稱該地區(qū)為西威爾士,該地區(qū)可以保留自己的語言和地方官員。時至今日,康沃爾人仍認為他瑪(Tamar)以東的居民是“英國人”和外人。愛格伯特國王接著向麥西亞王國進發(fā),并向長老們請教應(yīng)該與麥西亞人是戰(zhàn)或是和。據(jù)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他們認為砍掉對方頭顱比讓對方主動屈服更加令人尊敬”。最后,他們哪種方式都沒選擇。825年,韋塞克斯軍隊在史云頓(Swindon)附近取得艾蘭頓戰(zhàn)役(the battle of Ellandun)的勝利,由此英格蘭的權(quán)力中心大幅南移,之后再未發(fā)生改變。愛格伯特國王接著又進攻東盎格里亞王國和諾森布里亞王國,一舉統(tǒng)一了英格蘭。

兩個世紀后,在經(jīng)歷彌爾頓筆下的“戰(zhàn)火紛飛”之后,英格蘭人民在愛格伯特國王及其子孫的領(lǐng)導(dǎo)下終于迎來了撒克遜人的和平時期。韋塞克斯王國暫時的主導(dǎo)地位得到公認,其首府溫徹斯特(Winchester)成為英格蘭國王的統(tǒng)治所在地。然而勁敵即將來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家寫道,正如撒克遜人曾經(jīng)從東部威脅著古不列顛人一樣,如今“旋風(fēng)、雷雨和火龍在空中盤旋”。阿爾昆向查理曼大帝報告說:“此前從未出現(xiàn)過這樣的恐怖景象……如今我們正忍受著一個異教徒民族的折磨。”北歐海盜即將到來。


用戶搜索

瘋狂英語 英語語法 新概念英語 走遍美國 四級聽力 英語音標 英語入門 發(fā)音 美語 四級 新東方 七年級 賴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淮北市華松時代北區(qū)(黎苑路25號)英語學(xué)習(xí)交流群

網(wǎng)站推薦

英語翻譯英語應(yīng)急口語8000句聽歌學(xué)英語英語學(xué)習(xí)方法

  • 頻道推薦
  • |
  • 全站推薦
  • 推薦下載
  • 網(wǎng)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