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索菲婭3歲開始練鋼琴,7歲獲獎?在千難萬難的“開頭”,許多西方父母都會選擇放棄。然而中國父母卻會在一開始,就不給孩子選擇“不努力”的機會。
索菲婭的前三個鋼琴教師,都不太適合她。
第一位老師是個俄羅斯老太太,她叫埃莉娜,是我們的鄰居。她穿著樣式老舊的裙子、過膝的長筒襪;在授課時,從頭至尾都面無表情,好像她把整個世界的悲哀都一肩扛了。她來我家做家庭教師,仿佛就是為了自己練習一個小時鋼琴,而索菲婭和我只是傻傻地坐在長沙發(fā)上聽她彈奏,并感受莫名的苦悶和折磨。第一次課結(jié)束時,我覺得自己很崩潰,而索菲婭則一直在玩她的紙娃娃。我不敢告訴埃莉娜她無法勝任鋼琴教師的工作,擔心她會傷心流淚。我只是告訴她,我們盼望著她下一次的鋼琴課,到時候我會跟她聯(lián)絡。
我們嘗試的第二位鋼琴老師,是一個奇怪的小個子。此人一頭短發(fā),戴著圓圓的金邊眼鏡,曾經(jīng)在軍隊里服役,名為“MJ”。MJ總是穿著西裝、打著領(lǐng)結(jié),從外表你很難判斷其性別,而我卻喜歡這種樸實的風格。頭一次見面,MJ就告訴我們,索菲婭天生就是塊學音樂的料。然而不幸的是,三個星期后的一天,我們像往常一樣到MJ的家里去上課,而MJ卻從人間蒸發(fā)了。我們只看到那所房子里擺著截然不同的家具,住著完全陌生的人。
第三位教師理查德是個說話輕聲細語、臀部豐滿、好玩爵士樂的男人。他說他有個兩歲的女兒。首次謀面,他就大侃特侃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及時行樂,給索菲婭和我好好地上了一課。不像其他比較傳統(tǒng)的老師會按部就班地授課,他說他不屑于使用別人撰寫的教材;他強調(diào)即興的發(fā)揮和自我的表現(xiàn)。理查德認為音樂里沒有什么法則需要遵循,只要跟著感覺走,就無人有權(quán)對你做出評判;而那些商業(yè)化的運作和你死我活的所謂競賽,已經(jīng)毀滅了鋼琴的世界。
可憐的家伙——我猜他根本就沒有做鋼琴教師的能力。
作為中國移民家的大女兒,我沒有時間來臨時拼湊或編造自己的法則。我要維護家庭的名譽,要為一天天衰老的父母贏得驕傲和自尊。
我喜歡明確的目標,看到通向成功的確定無疑的路!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十分欣賞鈴木鋼琴教學法。它有7本書,每個人都必須從第一冊開始入門;每本書都有10至15首曲子,練習者要循序漸進地逐一練習。而孩子們刻苦地投入練習,為的是每星期都能學習新的曲子。如果一首曲子就要練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他們就會感到厭煩而放棄練習。不管怎么說,至少有一些孩子通過學習鈴木的教材,琴藝就是提高得比別人更快——孩子們?nèi)绻趯W苦練,就會4歲的比6歲的厲害,6歲的比16歲的更牛。
制造“音樂神童”,鈴木教學系統(tǒng)名聲在外。發(fā)生在索菲婭身上的故事,驗證了鈴木鋼琴教學法的傳奇。
那時候,索菲婭才5歲,師從鈴木鋼琴教學法知名教師米歇爾。米歇爾在紐黑文一個被稱為社區(qū)音樂學校的地方,擁有一間龐大的鋼琴工作室。在那里,她以極大的耐心和敏銳的慧眼,發(fā)現(xiàn)了索菲婭。她不僅贊賞索菲婭在音樂方面的天賦,而且讓索菲婭愛上了鋼琴。
鈴木鋼琴教學法簡直就像是為索菲婭量身定做的。她學得很快,并能夠自覺地在課后留下來,專心致志地延長練習的時間,這說明索菲婭已經(jīng)從中國文化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優(yōu)勢中獲益。而學校里大多數(shù)西方學生的父母,都對孩子們來這里練琴抱著寬松和放縱的態(tài)度。我記得有個叫奧布里的女孩,長期以來,她每天竟然只練習一分鐘,而那時她已經(jīng)7歲了。有的孩子練琴是有償?shù)摹蟊氖ゴち瑁蛘叽蠛械臉犯吲破囱b玩具。許多學生還以種種借口逃避練習,即便是在授課的日子里也常常缺席。
鈴木鋼琴教學法最顯著的特征,是希望家長也能旁聽每一次的音樂課,這樣才有利于督促孩子們平時在家里的練習。 這就是說,索菲婭上鋼琴課,從頭至尾我都得“陪讀”。于是,我也受到了音樂的熏陶。小時候,我也要上鋼琴課,但是我的父母沒有錢聘請優(yōu)秀的老師,因此,我只能接受一位鄰居的指導。授課期間,他還要時不時地主持特百惠家用塑料制品公司的聚會。跟著索菲婭的老師,我得以惡補了許多音樂的理論和相關(guān)的歷史知識。
因為我的陪伴,索菲婭每天至少練琴90分鐘,周末也不間斷。在那些上課的日子里,我們練習的時間就會翻倍。我?guī)椭鞣茓I記住了她學過的所有東西,甚至包括那些老師不曾傳授的內(nèi)容。而我,沒有給過索菲婭一分錢的獎勵。 我想,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能夠沿著鈴木鋼琴教學法的階梯拾級而上的根本原因。
其他學生的父母將練習目標定為一年完成一本書,而我們從第一冊——星星變奏曲(Twinkle Variations)入門;3個月后,索菲婭就開始彈奏第二冊——舒曼鋼琴曲(Schumann);6個月后,她進階第三冊——由克萊門特創(chuàng)作的小奏鳴曲(Sonatina)。而我依然感覺進度緩慢。
現(xiàn)在,我該把自己心知肚明的事實挑明了。我知道,有我這樣的母親,其實索菲婭常常并不開心。在我督促索菲婭練琴的日子里,她記得我有3句口頭禪:
——天哪,你怎么彈得越來越糟糕!
——快點兒,我數(shù)三下,你就得找準音調(diào)!
——如果下次你再彈錯一個音符,我就要把你所有毛絨絨的“小動物”扔到火里化為灰燼!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些“殺氣騰騰”的督戰(zhàn)方式似乎有點兒過激,但它們的確十分奏效。索菲婭和我,真是一對天生默契的母女組合。我意志堅定認準的事情會“一根筋走到頭”,而索菲婭則顯得成熟、耐心,富有同理心——這些我本應具有卻一直缺失的優(yōu)秀品質(zhì)。她相信媽媽知道,對她來說什么是最好的選擇。即便我有時大發(fā)雷霆或出口傷人,她也會原諒我。
7歲那年,索菲婭在當?shù)氐匿撉俦荣愔?,以一曲由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創(chuàng)作的《蝴蝶》(Bueryyy),贏得了她的第一塊獎牌?!逗肥歉窭锔?6首抒情樂曲中的一首,其中每個細小的片段,都意在喚起聽眾獨特別致的心緒和海闊天空的想象,表現(xiàn)出蝴蝶輕盈的翩翩之態(tài)和歡快舒暢的情趣。只有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刻苦的演練,才有可能達到如此美麗的意境。
中國父母深知這樣的道理:成為行家里手的過程,其實毫無樂趣可言。要掌握任何高超的技藝,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而孩子們從本性來講,絕不會愛好努力。因此,一開始就不給他們選擇“不努力”的機會,便顯得至關(guān)重要。
孩子的反抗對父母的韌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萬事總是開頭難,在千難萬難的“開頭”,許多西方父母都會選擇放棄。然而,如果應用得當,中國父母的教子策略會帶來良性循環(huán)。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堅持不懈地練習、練習、再練習;而美國父母則不欣賞機械的重復。 其實,不管是彈奏鋼琴還是演算數(shù)學,一旦孩子展現(xiàn)了杰出的天賦,就會得到贊揚、欽佩和滿足。這將為他們的人生奠定自信的基石,并令艱苦卓絕、了無情趣的活動變得充滿樂趣。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使父母更容易引導孩子們登上更加努力的新臺階。
在獲獎者的音樂會上,當我看著索菲婭靈巧的手指,像蝴蝶的翅膀一樣在琴鍵上上下翻飛、躍動,我克制住內(nèi)心的自豪、歡欣和憧憬。我迫不及待地期待著明天的來臨——明天,我要和索菲婭一起,加倍地努力,朝著音樂的廣闊天地大踏步邁進……